中关村智慧环境产业联盟携手北大国发院 探解当前经济形势与未来领导力
3月23日,在中关村智慧环境产业联盟企业家创新社区举办的“北大国发院2019校友跨界沟通会”上,长江学者、博雅特聘教授、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和著名管理学家、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给企业家答疑解惑。北大国发院历届MBA、EMBA班长、班委、学员代表约150人出席活动。
中国经济下半年复苏依然是大概率事件
从国内情况来看,国家正在实施矫正措施,例如财政部提前下达地方债指标和中央转移支付,中央财政赤字为GDP的2.8%,总计4万多亿的资金下达地方政府;央行继续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公共品供给提供必要的资金,扮演“第二金融”角色;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贷款力度。
从国际情况来看,中美贸易谈判是今年经济最大的不确定性。姚洋分析认为,“如果中美贸易谈判进展顺利,今年下半年经济会好转。如果中美贸易谈判一旦拖到下半年,情况可能会变得更复杂,美国选战真正开始以后,特朗普总统的新战术谁都无法预测。当然,只要国内政策得当,中国经济下半年复苏依然是大概率事件。”
五个维度练就“CODES”未来领导力
与宏观经济形势相比,在微观层面,过去6年企业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陈春花教授认为,企业未来需要面对三大挑战:一是如何把不确定性变成机会,二是从微观看机会可能会更多,三是有没有能力面向未来?
20年前,企业取得发展的市场逻辑是提升真实竞争力,包括成本、质量、差异化等;10-15年前,企业的发展逻辑是面对全球化,包括资本、人力资源、技术、市场的全球整合;6年前到现在,企业除了要面对市场化和全球化之外,新的要求就是如何面对未来。
“企业管理者在领导力这个最关键的要素上要做调整。如果做不到的话,那么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就很难找到机会。今天企业遇到的问题和挑战都是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的。不仅失去了学习的标杆,连价值判断的标准也没有了。面对多元价值观,企业管理者需要新的领导力。”
在传统领导力基础上,未来领导力不仅需要具有领袖气质,还要能够在巨变的环境下坚定价值的选择,同时还要具有开放融合的胸怀。具体而言,企业领导者可以从“美感度”、“开放度”、“内定力”、“同理心”、“思辨力”五个维度练就未来领导力,即CODES模型。
中关村创新引领示范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已经站在创新制高点上的中关村也迎来历史新起点,迸发出的创新活力愈发强劲。日前,全球知名创投研究机构CBInsights从3000家AI公司中评选出了100家最有前景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在这张百强企业名单上,有6家中国企业入选,其中5家均来自中关村。
未来的中关村已蓝图初定,那就是更加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改革引领、创新引领、产业引领和区域引领,率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而中关村的引领示范作用正在全国辐射。
2015年2月,由中关村管委会直接领导的中关村智慧环境产业联盟在京成立。在本次跨界交流会上,中关村智慧环境产业联盟理事长王文胜表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4月20日视察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时所讲,开展区域合作和经济技术合作,重在互利双赢。创新和创业相连一体、共生共存。建设创新示范基地,要遵循创新发展规律,以高效的政府服务、有机的产业配套、先进的技术支撑,构建富有吸引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让适宜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开花结果。
事实上,联盟自成立以来,在创新方面持续发力。联盟通过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资源平台搭建,打通上中下游产业链,构建“互联网+物联网+绿色产业+智慧产业”的跨界融合及“政产学研”融合发展的生态系统,重点打造了“两落地一融合”暨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的商业模式。例如,近日成立的南京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研究院,就是联盟牵头南京市六合区政府、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何满潮院士团队、北京百灵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方,通过政府推动、学院支持、科技转化、企业管理,实现创新发展。此外,联盟在精准扶贫方面,与联盟会员企业合作打造的“金鸡工程”,带动了当地创业就业,形成产业扶贫。目前,联盟在服务国家“精准扶贫”“美丽中国”和“科技创新”三大战略上一路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