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企业家创新社区:一场花艺带来的“设计”思考

  在《知识的资本论》中,日本作者增田宗昭提到了一个超前的观念:“在未来,所有的企业都将成为设计集团。不能改变的企业,将无法获得成功。”增田宗昭所说的“设计”其实就是视觉化的能力,而在审美升级的今天,它更是一种“提案力”,即把为顾客提供构想变为现实的能力。3月8日,北大国发院校友在中关村企业家创新社区组织的一场花艺分享活动,可以说是这种“提案力”的生动体现。

  “在服务校友这件事情上,女神节(三八国际妇女节)对于女企业家来说是难得的时机,相关的议题比较多,但有些浮于表面,有些落地很困难。这很考验我们的‘提案力’。最终我们确定花艺这种既有艺术氛围,参与度又高的艺术门类,是因为花艺非常讲究设计,是一种高审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深刻洞悉女企业家内心需求的基础上,北大国发院朗润艺苑精心策划了这次活动。而傅珊珊会长自身在艺术方面的修养,以及她对于美学的理解也都深深融入到这次花艺活动中。

  “女性对于花是有一种天然亲近感的,比如房间里摆一束花,整个人的心情都会好起来。参加这次活动,不仅让我对花艺有了基本的了解,深刻地体会到花艺的‘设计’之力,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对美学的重视,我想对今后经营企业会大有裨益。”王滨华说,“审美就是企业的一种竞争力,包括苹果、谷歌等世界级企业,对美的要求是极致的。苹果手机其实就是科技与美学的跨界融合,包括中国古代的陶瓷,其实背后也是科技与美学的跨界融合。美的灵感会激发创造性。我们以前可能更多关注的是显性因素,而忽略了隐性因素,通过这次花艺分享,我领悟到审美未来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正所谓无用乃有大用。”

  而在中关村企业家创新社区,类似的活动还有不少,诸如北京市工商联书画报告交流会、“创聚六合”之智能制造北京招商会、美国新英格兰高等教育委员会中关村交流会、金灿荣教授“中美贸易战与中美关系”专题讲座、2018中韩环境技术企业交流会,等等。

  中关村企业家创新社区是在中关村管委会的支持下,由中关村智慧环境产业联盟领军企业家自发组建的创新型社团组织,是“创业中国中关村引领工程和国家高新区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中关村示范工程”的重要实施平台,同时也是推动中关村创业服务新业态快速发展的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

  这些活动之所以选择在中关村企业家创新社区,不仅因为这里交通便利,有适合深入交流的开放空间、现代设计,更因为这里地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国防科技园。在创新氛围浓烈的空间里,每个来这里参加活动的人,尤其是企业家,都会不由自主地思考“如何创新”这个时代永恒问题。

  正如中关村智慧环境产业联盟理事长王文胜所说,中关村企业家创新社区是以中关村企业家人才为核心,集聚各类创新要素,促进企业家交流与发展,推动产业发展的社会组织。“希望通过为中关村企业家搭建交流提高、人才开发、创新创业、投资兴业、圆梦筑梦的平台,激发企业家投身事业的热情,为深化中关村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