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MIT 北京论坛,中关村智慧环境产业联盟带你看智慧城市

2019/10/18
8:30 AM - 5:00 PM
北京JW万豪酒店
中国 北京市朝阳区
华贸中心建国路83号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需求,城市需要更加智能,提高可持续性,以响应人类行为的进步与发展。然而,建立和维护这些智能城市并不容易,需要采用协作的、多学科的方法去实施。通过利用机器改进,环境设计,先进传感等技术领域,使得城市可以更好地响应老百姓独特的需求和价值。在物联网和人机交互中采用创新技术,不仅有助于智能城市的成功创建,同时还可以改善城市规划和设计。
关于论坛
2019年MIT, 北京 “ 智慧城市” 论坛,邀约数位 MIT 教授研讨分享,十余创新新秀路演展示,汇聚高科技人才、各地政府、创新创业先锋等,以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金融科技等最新最热门领域为论题,以分享、讨论、展示、座谈会等环节为途径,培养创新创业氛围,打造科技智慧城市。
论坛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Gang Chen
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Carl Richard Soderberg动力工程教授
作为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系主任和 Carl Richard Soderberg 讲席教授,陈刚成为了世界排名第一的 MIT 机械工程系百多年历史以来的首位华人系主任。1980年陈刚考入华中工学院动力系。2001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担任副教授;2004年担任教授。2009年首次打破“黑体辐射定律”公式。2010年因为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12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13年担任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研究涉及热传递、纳米技术和能量转换,主要包括微米和纳米尺度能量转换与传输机理的实验、理论和数值计算。
George Barbastathis
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光学与机械工程教授
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IEEE)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的成员。2010年,当选美国光学学会(OSA)会员,并于2015年入选中国最佳外国学者(“一千名学者”)奖。
Franz-Josef Ulm
麻省理工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
混凝土可持续发展中心教授
致力于将多孔介质的理论力学,数值模拟和物理化学与应用于混凝土和其他结构和地质材料以及最近的生物材料(如骨骼)联系起来。曾在世界级评审刊上发表过40篇论文,闻名欧美国家。
Rafi Segal
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MIT屡获殊荣的设计师,从事建筑和城市规模的设计和研究。研究项目包括Villa 003 of the ORDOS 100 Project, 乌干达Kitgum和平博物馆,阿什杜德艺术博物馆以及近期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国家图书馆的获奖提案。
Yajun Fang
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研究科学家
同时担任麻省理工学院环球村(智能城市的高级版)计划的项目协调员,环球村国际会议的会议主席。其研究领域专注于机器视觉,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系统理论及其在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交通系统,智能医疗保健,未来智能城市的应用。
Rafi Segal
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MIT屡获殊荣的设计师,从事建筑和城市规模的设计和研究。研究项目包括Villa 003 of the ORDOS 100 Project, 乌干达Kitgum和平博物馆,阿什杜德艺术博物馆以及近期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国家图书馆的获奖提案。
Long Ju
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物理学助理教授
Long Ju 于2019年1月加入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担任助理教授。2009年获得清华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2015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康奈尔大学做卡夫利博士后研究员,直到2018年12月。
Ruilin Zhao
辰德资本合伙人
2014年加入Illumina,担任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负责制定和实施Illumina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销售、售后支持和市场的总体战略。曾在微创医疗担任商务拓展副总裁以及外周血管事业部的总经理。曾就职于美国的强生公司负责神经系列产品的研发。他在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联合办学的健康科学与技术系获得医学工程学和医学物理的博士学位,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及麻省理工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Qiushi Ren
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系主任
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部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视觉修复基础理论与关键科学问题”首席科学家。曾任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副教授,美国弗罗里达州迈阿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助理教授。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世界各地做特邀学术报告40余次;发起并组织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在创新性产品研发方面,先后开发了多个眼科医用激光产品和智能化医疗器械,获得美国专利2项、中国发明专利6项。担任《中国激光》、《激光生物学报》、《中国医疗器械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等多个国际、国内杂志的主编,副主编及编委等职务。
Shuyan Cheng
Boehringer Ingelheim 亚洲区域负责人
程先生是 Boehringer Ingelheim 的 Ditigal Trials 亚洲区域负责人,是一名高级数字主管,负责数字化转型和临床开发的数字化改造。在加入 Boehringer Ingelheim之前, 他曾担任 IBM中国的 Watson Health Consulting 负责人,负责与 IBM Global 合作,将 IBM Watson Health 解决方案从美国迁至中国。
Meng Zhu
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中国战略和市场发展总监
祝萌女士是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中国战略和市场发展总监,麻省理工斯隆学者。目前专注于生物科技与人工智能行业的企业成长战略。她在电信,消费电子,生物科技行业拥有17年的经验,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有深刻洞察。她拥有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及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
Sara Gao
上海沃理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董事总经理
十八年国内?金融?行业?工作经验,熟悉中国及海外?金融机构运作。中国独立研究机构莫尼塔公司的创始团队成员之?,曾担任机构销售总监,与国内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机构等业务合作紧密。2015 年11 ?月创办沃理咨询。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MB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士。
Cheryl Cui
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医学院医学工程和医学物理学博士
Nest.Bio风投公司合伙人
曾是硅谷医疗保健基金VentureHealth的前风险投资合伙人,负责协调投资组合公司在亚太地区的增长战略。此前共同创办了一家移动健康公司,专注于为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提供便利,该公司于2012年成功收购,并让她成为加拿大Next 36的一员。目前担任Rootpath和HiFiBio Therapeutics的董事会成员。
Rui Deng
高盛达控股(惠州)有限公司副总裁
邓睿女士曾任TCL 电子人力资源总监,公司经管会成员, 泰科立集团战略发展总监兼人力资源总监。在战略规划、人力资源、变革管理、企业运营等领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历经国内知名品牌的塑造与渠道创新,国际化并购整合,中小企业的规模成长,大型消费电子企业的变革从扭亏到全球领先,近期同步拓展投资并购,资本运作和教育咨询领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工商管理硕士,斯隆学者。
确认出席嘉宾将陆续更新,敬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获取关于峰会的最新资讯
论坛议程
峰会主办
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于1861年,158载风雨,始终以“Mens et Manus”、“手和心” 为校训,培养一批又一批时代先锋。MIT始终保持着其严谨、专注、学术的风格态度,以在各行各业取得前沿成果为己任。
麻省理工学院工业联络计划(ILP)成立于1948年,致力于创建和加强麻省理工学院与全球企业之间的互利关系,是麻省理工学院建立工业联系的关键桥梁。随着技术和知识发现的不断加速以及更加苛刻的企业融资环境,ILP致力于与行业建立富有成效的互动。ILP不断发展,以满足麻省理工学院教师和企业合作伙伴的兴趣、需求和愿望。
此次峰会,MIT ILP 将带领十余创新创业项目进行公开路演,多领域多可能全方位打造科技智能城市。
峰会承办
中关村发展集团成立于2010年。自成立以来,集团始终以服务创新发展为使命,致力于打造创新要素聚集的开放共享生态体系,运用园区、投资、金融、专业服务等手段,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创新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已成为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经过多年发展,集团不断发展壮大,注册资本从100亿元发展到230.2亿元,累计服务科技企业4万多家次,获得了AAA长期主体资信评级,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逐步构建起集空间运营、产业投资、科技金融、科技服务于一体的业务体系。
Z-Park 创新中心,是致力于为本地创新创业社群提供孵化加速服务,同时为全球客户提供跨境发展整体解决方案的专业平台。旗下拥有硅谷和波士顿两大创新中心,深耕本地,汇聚当地一线创投资源,并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从制定目标,到规划战略,再到落地执行的跨境发展整体解决方案。中心通过一流的空间运营入住、创投活动、资源对接、导师顾问和孵化加速等专业服务,在本地建立极具协同效应的创新创投社区,并成为众多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第一着陆点和海外企业进入中国的第一窗口,全面推动中国与全球科技创新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柯斯理教育集团从事高中教育,组织文化交流,承办中美高中校长论坛等。集团协助美国与中国顶尖大学和私立中学之间建立合作关系。本集团旗下目前管理三所学校:美国麻州的柯斯理学校,协助读美国寄宿学校的中国学生;北京柯斯理学校(为中关村外国语学校美国部)以及广东柯斯理学校(广东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剑桥国际教育中心),协助中国学生进入美国大学的美式寄宿学校。
报名联系人:
彭兴旺 18607550792
朱晓红 15801068181